最近乒乓球圈有个挺有意思的事儿,国乒19岁的小陈,半年前刚在WTT常规挑战赛马斯喀特站4:2击败日本张本智和拿男单冠军,转而在刚结束的萨格勒布站又以0:4输给同一位对手,丢了男单冠军。 这前后反差挺大,网上有人说“小将心态崩了”“差距被拉开了”,但其实真没必要急着下结论。
先说说半年前的那场4:2
今年1月的马斯喀特站,小陈和张本智和在男单决赛碰上了。 那时候小陈还没多少人知道,结果他一路杀进决赛,和张本智和拼满六局,最后4:2拿下。 这是他第一次在WTT常规挑战赛拿男单冠军,世界排名直接从几十名窜到前三十。
那场胜利挺有意义的,张本智和当时可是世界前五的高手,之前很多人觉得他“几乎没输过”,小陈这一胜算是给年轻选手争了口气,日本媒体甚至说他“状态下滑”。
再看看刚结束的萨格勒布站
这次小陈又杀进男单决赛,对手还是张本智和,结果0:4完败。 第三局他一度8:4领先,结果连丢7分被反超,最后整场都没缓过劲。 有人就说了:“上次能赢,这次咋输这么惨? ”但仔细看,这俩比赛的背景其实不太一样。
小陈是谁
国乒19岁的小将,现在也就是队里的“储备力量”,不是樊振东、王楚钦那种主力。国乒派他参加常规挑战赛,主要就是让他多打比赛、攒经验。 能进决赛已经算完成任务了,毕竟张本智和这种级别的选手,就算国乒主力来了也得拼着打,哪能保证每次都赢?
再说张本智和
他确实强,速度快、前三板衔接特别快,打球像“小钢炮”。 但他的打法也有弱点,太依赖前三板的快速压制,要是被对手拖进多板相持,或者节奏被打乱,就容易出问题。
半年前小陈能赢,就是因为抓住了张本的节奏变化,用落点和旋转把速度带慢了,拖到相持阶段找机会。
这次输球,可能是小陈在关键分处理上没经验,第三局8:4领先时,心态有点急,连续几个回球没控制好落点,被张本抓住机会反超,之后心态就崩了。
小陈的技术短板这次也暴露得比较明显
他的反手位虽然能发力,但稳定性不够,尤其是面对张本这种快速变线的选手,有时候回球质量不高,被张本直接上手进攻。 还有发接发环节,张本的发球变化多,小陈接发球后第一板进攻的质量不如以前,导致进入相持后被动。
不过这些都不是啥大问题
19岁的小孩,技术本来就在打磨阶段,哪能没点漏洞? 上次赢球说明他有跟张本掰手腕的能力,这次输球则是把问题摆出来了,反手需要更稳、关键分要更冷静、接发球得更有威胁。
这些问题教练组肯定早就盯着,接下来训练肯定有针对性地补。
其实国乒培养年轻选手就是这样
先让他们在低级别赛事里“练级”,多跟高手交手,输了球就总结问题,赢了球就积累信心。 像马龙、樊振东当年也年轻过,马龙20岁的时候还输过不少公开赛,樊振东18岁第一次打世乒赛单打也早早出局。 现在他们成了世界第一,靠的就是年轻时候一场场输球、一次次调整攒出来的经验。
这次萨格勒布站,国乒男单、女单、双打都没夺冠,整体状态确实一般。 但换个角度想,这正好让年轻选手多暴露问题。 小陈输了球,球迷有点失望很正常,但没必要说他“不行了”,他才19岁,以后有的是机会跟张本再交手。 上次能赢,这次能输,下次说不定又能赢回来。
说到底,胜负是运动员的家常便饭。对小陈这种年轻小将来说,输球不是终点,是个提醒:“你还能变得更强。 ”现在的问题不是“他是不是不行了”,而是“他下次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”。 毕竟,成长本来就是一边输球、一边调整、一边进步的过程。
配资查询网站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